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英语是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。“偏执”这个词对应的是paranoid这个单词。这个单词除了被翻译为“偏执”外,有时也被翻译为“妄想”或者“多疑”。无论是“偏执”,还是“妄想”,或者“多疑”,都只抓住了偏执人格患者留给人印象的某一个方面,但却都没能抓住这种疾病最核心的本质。甚至有些人望文生义,以为偏激固执的人就是偏执人格。

柯林斯词典(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's Dictionary 5th Edition)对于paranoid一词的解释为:

If you say that someone is paranoid, you mean that they are extremely suspicious and afraid of other people.

剑桥高级学习者词典(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's Dictionary)对paranoid一词的解释为:

feeling extremely anxious and worried because you believe that other people do not like you or are trying to harm you

这两个英文解释是比较准确的。

既然paranoid这个词,无论翻译成“偏执”,还是“妄想”,或是“多疑”,都不太合适,那翻译成什么好呢?对于中文这种表意语言来说,要想找到一个既短小精悍(两个汉字),又能抓住paranoid一词核心思想的词,让人能够顾名思义,确实很具有挑战性。

经过一番寻找,我发现中国穆斯林常用的一个词非常适合作为paranoid的翻译,这个词就是“歹猜”。 歹猜,就是把他人的动机往坏里想。中国穆斯林有这样的教义:“禁止(穆斯林)无端歹猜穆斯林”。 穆斯林作为一个群体,对于非穆斯林群体,常怀有一种paranoid心理,表现为将非穆斯林想象为一心要迫害穆斯林的邪恶群体。所以“禁止(穆斯林)歹猜穆斯林”,即意味着禁止穆斯林对穆斯林怀有这种paranoid心理。“歹猜”一词用来作为paranoid的翻译,再合适不过了。无论是“偏执型人格障碍”,还是“妄想型人格障碍”,都不如“歹猜型人格障碍”准确。 但为了跟大家保持统一,本站将继续使用“偏执”,而不是“歹猜”一词。

顺带说句,因为delusional disorder已经被翻译做妄想障碍,所以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被翻译成妄想型人格障碍会引起混淆。而且delusional disorder的一个子类型叫“被害型(persecutory type)”,这个子类型跟偏执型人格障碍本身就容易混淆,所以paranoid更不宜被翻译为妄想了。按照PDM-2中精神分析的观点,DSM-5中的偏执型人格障碍,对应的是边缘水平的偏执人格;而妄想障碍的被害型对应的是精神病水平的偏执人格。

此外,personality我觉得翻译成人格不妥。“人格”一词,百度汉语给出的释义如下图:

说人格障碍,还让人感觉是人品出了问题,说性格障碍还差不多,即personality应该翻译成性格。(不过坦白说,对于不理解偏执者心理的人而言,偏执者确实是显得人品低下。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把你当作坏人,然后用对坏人的方式对你所致。) 而且偏执型人格障碍在dsm-5人格障碍的A组中,这一组也被称作“奇异-古怪性人格障碍”。所以偏执型人格障碍,其实就是性格古怪,爱歹猜。

另外,还有disorder一词,被翻译成“障碍”似乎也有些夸张,我觉得翻译成“失序”差不多。 按照《现代英汉词典》给出的解释,disorder就是“不适;小病”的意思,还给了个例子:胃疼 a stomach disorder。

不知为何,心理学术语的中文翻译总是比较夸张,比如有门课叫《变态心理学》,其中会讲人格障碍。一说变态,就不由得让人想到昆虫的完全变态(complete metamorphosis、holometaboly)、不完全变态(incomplete metamorphosis、hemimetaboly),然后就想到异形从宿主身体长出来,怪吓人的。但“变态”这个词的英文其实就是abnormal,反常的意思。